甲硝唑片是一种硝基咪唑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也可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等。使用时需注意用法用量、服用时间、服用疗程、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
甲硝唑片是一种硝基咪唑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也可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肝脓肿、胸膜阿米巴病等)。还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小袋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目前,还广泛应用于治疗由厌氧菌感染引起的产后盆腔炎、败血症、牙周炎等。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0.5g(2片),一日3次。
儿童常用量,厌氧菌感染的发生率高,口服剂量同成人。
2.服用时间:
甲硝唑片口服后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F)约为80%。达峰时间(tmax)为1~2小时,血浆药物浓度为3.8mg/L。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且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60%~80%经肾排泄,其中20%为原形,其余为代谢物(25%为葡萄糖醛酸结合物,14%为其他代谢结合物)。t1/2为7~8小时。
由于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也能通过血-脑脊液屏障,药物排出较慢,口服后24小时仍有30%~50%原形从尿中排出,因此服用甲硝唑片时,建议饭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3.服用疗程:
一般情况下,甲硝唑片的服用疗程为7天。如果病情需要,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延长疗程。
在服用甲硝唑片期间,应避免饮酒,因为甲硝唑可能会与酒精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导致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4.药物相互作用:
甲硝唑片与西咪替丁等抑制肝微粒体酶活性的药物合用,可减缓甲硝唑片在肝内的代谢及其排泄,延长甲硝唑片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应避免合用。
甲硝唑片能抑制华法林和其他口服抗凝药的代谢,加强它们的作用,引起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同时服用甲硝唑片和苯妥英钠,可使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升高,而苯妥英钠代谢减慢,毒性增加。
与土霉素合用可干扰甲硝唑清除阴道滴虫的作用。
5.特殊人群: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血液病者禁用。
6.注意事项:
对诊断的干扰:本品的代谢产物可使尿液呈深红色。
原有肝脏疾患者,剂量应减少。出现运动失调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停药。重复一个疗程之前,应做白细胞计数。
厌氧菌感染合并肾功能衰竭者,给药间隔时间应由8小时延长至12小时。
本品可抑制酒精代谢,用药期间应戒酒,饮酒后可能出现腹痛、呕吐、头痛等症状。
肝功能减退者本品代谢减慢,药物及其代谢物易在体内蓄积,应减量使用,并作血药浓度监测。
本品可自胃液持续清除,某些放置胃管作吸引减压者,可引起血药浓度下降。血液透析时,本品及代谢物迅速被清除,故应用本品不需减量。
念珠菌感染者应用本品后,其症状会加重,需同时给抗真菌治疗。
总之,甲硝唑片是一种有效的抗生素,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用法用量、服用时间、服用疗程、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如果在服用甲硝唑片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