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哮喘的治疗措施包括吸氧、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氨茶碱等,特殊人群需注意药物调整。
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临床表现与支气管哮喘相似,但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治疗心源性哮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吸氧: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同时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使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液的产生减少,改善低氧血症。
2.镇静:患者烦躁不安时,可给予吗啡皮下注射,不仅可以使患者镇静,还能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但对于年老体弱、休克、昏迷及严重肺部疾患者应禁用,因为吗啡有抑制呼吸和咳嗽反射的作用,会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强心:应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强心药物,如毛花苷丙(西地兰)静脉注射,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功能。
4.快速利尿:静脉注射呋塞米(速尿),可迅速减少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减轻肺水肿。
5.血管扩张剂:可以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功能。常用的药物有硝普钠、硝酸甘油等。
6.氨茶碱:具有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强心利尿、兴奋呼吸中枢等作用,可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困难。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在心源性哮喘的治疗中需要特别注意。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吗啡等镇静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儿童的心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与成人不同,因此在用药时需要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老年人的心功能和肝肾功能都有所下降,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也会降低,因此在用药时需要减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同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之,心源性哮喘是一种危急重症,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预防呼吸道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