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700保守治疗不行,病情可能会加重,如出现高钾血症、尿毒症脑病以及导致心力衰竭。一旦出现这些并发症,患者病情非常严重,尤其是急性肾衰导致肌酐700,需要立即进行透析治疗。如果是慢性肾病导致肌酐700,一方面需要药物治疗,、另外一方面需要做透析治疗的心理准备。
痛风患者肌酐高,主要与不良生活习惯、尿酸盐结晶沉积、药物副作用、肾脏损伤、合并其他疾病等有关。1.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酗酒、吸烟、高蛋白饮食、水分摄入不足、憋尿、久坐、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加重肾脏负担,促使肌酐升高。2.尿酸盐结晶沉积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导致尿酸盐
高尿酸血症可能会导致肌酐高。长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导致尿酸盐在肾脏沉积,形成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可以沉积在肾小管、肾间质等部位,引起肾脏的炎症反应和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损伤会逐渐加重,影响肾脏的正常排泄功能。当肾脏排泄功能受损后,肌酐等代谢废物就不能有效
根据肾病肌酐170mol/L,无法确定肾病的具体等级,因为肾病的分级通常不仅仅依赖于肌酐值,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肾小球滤过率、蛋白尿、肾脏结构等。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废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肌酐值的升高提示肾脏功能可能出现异常,但肌酐值并不能完全反映肾脏的损伤程
肌酐132moI/L可能是慢性肾脏病(CKD)2期或3期,这主要取决于个体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通常,慢性肾脏病的分期主要依据肾小球滤过率来判断,当GFR在60-90mL/min之间时,被认为是慢性肾脏病3期(但需注意,有的界定为60-89mL/min为2期,存在细微差别);而
蛋白尿1+,尿肌酐正常可能与剧烈运动、发热、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药物、系统性疾病等原因有关。1.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可能导致短暂的蛋白尿。2.发热发热时,身体的代谢率增加,也可能出现蛋白尿。3.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等,可导致蛋白尿,但尿肌酐可能
蛋白尿和尿肌酐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损伤、药物因素、遗传因素等。1.肾小球肾炎炎症性疾病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蛋白质从尿液中泄漏。2.糖尿病肾病长期糖尿病可能损害肾脏的血管和肾小球,导致蛋白尿。3.高血压性肾损伤高血压长期
慢性肾病的分期主要基于肌酐值,具体分为五期,每期对应不同的肌酐范围。一期慢性肾病,肌酐值通常在133mol/L到177mol/L之间,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进入二期,肌酐值上升至186mol/L到442mol/L,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等症状。三期时,肌酐值范围为451mol/L到707mol/L,患者
根据肌酐113mol/L,无法确定肾病处于几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肾病分期通常基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测定,而肌酐值只是评估肾功能的一个指标之一。其他因素如蛋白尿、血尿、肾脏结构异常等也会影响肾病的分期。1.GFR正常或增加:GFR≥90ml/min/1
血肌酐正常但肾小球滤过率偏低,可能与年龄、性别、体型、疾病、药物、饮食、运动、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1.年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下降。2.性别男性的肾小球滤过率一般比女性略低。3.体型瘦小的人肾小球滤过率可能偏低。4.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
高血压可能会导致肌酐从肾小球漏出。当人体血压升高时,会对肾脏的血管造成损害,使得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肌酐等小分子物质从肾小球滤过,而肾小管对肌酐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正常,导致肌酐从尿液中排出增加,血肌酐浓度升高。此外,高血压还可能导致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