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疾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尤其6-10个月婴儿多见,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四季均可发病,春秋雨季多见。临床特征为高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一般预后良好,主要是对症处理。
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尤以6~10个月的婴儿多见。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病情减轻,如无并发症可很快痊愈。幼儿急疹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热:体温可达到39~40℃,持续3~5天,一般情况良好。
2.皮疹:发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散布在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消退后不留痕迹。
3.其他症状:部分患儿可有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眼睑水肿、咳嗽、腹泻等症状。
幼儿急疹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在出疹前很难确诊。如果患儿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幼儿急疹一般预后良好,不需要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患儿发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患儿出疹后要避免吹风,以免加重病情。
对于幼儿急疹,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给患儿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2.饮食清淡:给予患儿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汤、米糊、面条等。
3.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精神状态、皮疹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4.避免交叉感染:患儿应避免与其他患儿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5.注意个人卫生:家长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感染。
总之,幼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家长要注意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