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属于纤维素性炎症。
大叶性肺炎属于纤维素性炎症。
纤维素性炎症是以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继而形成纤维蛋白,即纤维素。在大叶性肺炎中,肺泡腔内的纤维素渗出是其主要特征。
纤维素性炎症常发生在黏膜、浆膜和肺组织。在黏膜,渗出的纤维蛋白、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组织共同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故这类炎症又称假膜性炎。大叶性肺炎时,病变中的纤维素可被完全溶解吸收,不留痕迹;但也可能因纤维素渗出过多,不易完全吸收,发生机化,导致肺肉质变。
大叶性肺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好发于青壮年。其主要病理变化为肺泡的纤维素性炎症,一般可分为四个期,即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消散期。
在临床表现上,患者起病急骤,高热、寒战、咳嗽、咳血痰和胸痛等症状较为明显。体格检查可发现肺部实变体征,如触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等。
对于大叶性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菌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等。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此外,患者应卧床休息,补充足够的热量和水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患大叶性肺炎时,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要密切观察和积极治疗。同时,预防大叶性肺炎的发生也非常重要,包括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淋雨、受寒等。
总之,大叶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性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发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