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芬为治疗急慢性炎性疼痛的处方药,主要成分是双氯芬酸钠,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其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晕、血清转氨酶升高等,使用时需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戴芬通用名为双氯芬酸钠缓释肠溶胶囊,用于治疗多种急慢性炎性疼痛,其效果显著,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但由于该药属于处方药,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下是关于戴芬的一些信息。
一、主要成分
双氯芬酸钠。
二、适用病症
1.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
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
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他软组织损伤。
4.急性痛风。
5.痛经、牙痛和术后疼痛。
三、作用机制
双氯芬酸钠是一种衍生于苯乙酸类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作用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活性,从而阻断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转化。同时,它也能促进花生四烯酸与甘油三脂结合,降低细胞内游离的花生四烯酸浓度,而间接抑制白三烯的合成。
四、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粒,一日1次,或遵医嘱。整片吞服,不要打开或溶解后服用。
五、不良反应
1.可引起头痛及腹痛、便秘、腹泻、胃烧灼感、恶心、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反应。
2.偶见头痛、头晕、眩晕。血清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升高。
3.少见的有肾功能下降,可导致水钠潴留,表现尿量少、面部水肿、体重骤增等。极少数可引起心律失常、耳鸣等。
4.罕见:皮疹、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呕血、黑便、胃肠道穿孔、肝炎、黄疸、肾炎、膀胱炎。
六、注意事项
1.有肝、肾功能损害或溃疡病史者慎用,尤其是老年人。用药期间应常规随访检查肝肾功能。
2.本品因含钠,对限制钠盐摄入量的病人应慎用。
3.对那些有胃肠道症状或曾有胃肠溃疡病史,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如需应用双氯芬酸,应置于严密的医疗监护之下。
4.心、肾功能损害者正在应用利尿剂治疗、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患者以及由于任何原因细胞外液丢失的患者慎用。
5.即使在常规治疗剂量下,个别特异体质者也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史蒂文斯-约翰逊(Stevens-Johnson)综合征(重症多形型红斑)或过敏反应(如皮疹)。服用本品期间,如出现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6.与其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同用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有致溃疡的危险。慎与氨甲蝶呤同用。
7.本品可增加地高辛与含锂制剂的血浆浓度,减少肾对氨甲蝶呤的排泄,故合用时后者毒性增高,甚至可导致死亡。
8.本品可降低抗高血压药的疗效。
9.本品可影响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
10.激素和本品同用可增加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的危险。
七、药物相互作用
1.饮酒或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有致溃疡的危险。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时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
2.与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同用时,药效不增强,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出血倾向发生率增高。
3.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同用时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4.与呋塞米同用时,后者的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
5.与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同用时,本品的血药浓度增高。
6.本品可增高地高辛的血浓度,同用时须减少地高辛用量。
7.本品可增强抗糖尿病药(包括口服降糖药)的作用。
8.本品与抗高血压药同用时可影响后者的降压效果。
9.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排泄,增加血药浓度,从而增加毒性,故同用时宜减少本品剂量。
10.本品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增高其血浓度,甚至可达中毒水平,故本品不应与中或大剂量甲氨蝶呤同用。
八、特殊人群
1.对本品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者对本品可有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等水杨酸过敏的患者对本品也可能过敏。
2.有肝、肾功能损害或溃疡病史者慎用,尤其是老年人。
3.本品因含钠,对限制钠盐摄入量的病人应慎用。
4.对那些有胃肠道症状或曾有胃肠溃疡病史,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如需应用双氯芬酸,应置于严密的医疗监护之下。
5.心、肾功能损害者正在应用利尿剂治疗、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患者以及由于任何原因细胞外液丢失的患者慎用。
6.与其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同用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有致溃疡的危险。慎与氨甲蝶呤同用。
7.本品可增加地高辛与含锂制剂的血浆浓度,减少肾对氨甲蝶呤的排泄,故合用时后者毒性增高,甚至可导致死亡。
8.本品可降低抗高血压药的疗效。
9.本品可影响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
10.激素和本品同用可增加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的危险。
九、总结
双氯芬酸钠缓释肠溶胶囊是一种有效的抗炎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炎性疼痛。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