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接种,可显著减少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尤其是6月龄至5岁儿童,建议家长根据孩子情况权衡利弊后自愿选择。接种后,少数接种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必要时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接种吗?接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手段。接种EV71疫苗后,可显著减少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EV71疫苗的接种对象为6月龄至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以上儿童,由于大多数已经感染过EV71病毒,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所以不推荐接种EV71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具体接种时间如下:
第1剂次:在6月龄接种;
第2剂次:在7月龄至12月龄接种;
加强免疫:在18月龄至24月龄接种。
手足口病疫苗的安全性良好,大多数接种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少数接种者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红肿、疼痛、发热、乏力等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如果出现高热、皮疹、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疫苗的保护效果不是100%,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手足口病,但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情况,权衡利弊,自愿选择是否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以下是手足口病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1.了解接种禁忌:对接种EV71疫苗的禁忌证要有所了解,如对疫苗的成分过敏、患有严重疾病、免疫缺陷、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如果孩子有这些情况,应咨询医生是否可以接种。
2.告知医生孩子的健康状况:在接种前,应告知医生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发热、咳嗽、腹泻等不适症状,是否正在使用药物等。
3.配合接种医生的操作:在接种过程中,应配合接种医生的操作,如保持孩子的体位、放松心情等。
4.观察接种后的反应: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观察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再离开。如果出现发热、皮疹、咳嗽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种疫苗的情况。
5.注意饮食和休息:接种后,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和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多喝水,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
6.按照程序完成接种:手足口病疫苗需要接种2剂次,应按照程序完成接种,以获得最佳的保护效果。
总之,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情况,权衡利弊,自愿选择是否接种。在接种前,应了解接种禁忌和注意事项,配合接种医生的操作,接种后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按照程序完成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