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其最常见的致病菌是什么呢?
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非典型病原体等。其中,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致病菌,约占40%~50%。
肺炎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常定植于鼻咽部,通过飞沫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肺炎链球菌可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等疾病。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是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
除了肺炎链球菌外,流感嗜血杆菌也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约占20%~30%。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引起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
卡他莫拉菌也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约占10%~20%。卡他莫拉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可引起急性鼻窦炎、中耳炎、肺炎等疾病。
除了上述常见致病菌外,社区获得性肺炎还可能由其他病原体引起,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等。对于老年人、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此外,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是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措施。肺炎链球菌疫苗可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从而降低肺炎的发病风险。
总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种类繁多,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对于高危人群,应加强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等,以降低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