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可通过饮食、生活习惯、体育锻炼、中医、物理治疗等方面进行调理,严重者可能需手术治疗。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引起。胃下垂常见于瘦长体型、经产妇、消耗性疾病以及卧床少动的人。胃下垂的症状主要有腹胀及上腹不适、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等,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如失眠、头痛、头昏、迟钝等。胃下垂的调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调理:少食多餐,选择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瘦肉、鱼、豆腐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此外,还应注意饮食的温度,避免食用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2.生活习惯调理: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尤其是饭后,应适当休息。同时,还应注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3.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腹肌张力,提高胃的位置,但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的运动包括仰卧起坐、俯卧撑、平板支撑等。
4.中医调理:中医认为胃下垂是中气不足导致的,可以通过服用补中益气汤等中药来调理。此外,还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5.物理治疗:可以使用胃托等物理方法来支撑胃,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胃下垂的调理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