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是一种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导致的疾病,可通过补充甲状腺激素进行治疗,患者需长期坚持服药并定期复查。
可以治疗。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病因:
原发性甲减: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占全部甲减的96%左右。
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垂体外照射、垂体大腺瘤、颅咽管瘤及产后大出血是较常见原因。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由于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实现生物效应障碍引起的综合征。
症状:
代谢率减低: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等。
黏液性水肿面容:表情淡漠、面色苍白、眼睑水肿、唇厚舌大、皮肤干燥发凉、少汗、毛发稀疏、干枯、指甲脆、有裂纹、疲劳、动作迟缓、智力减退、嗜睡、反应迟钝、多虑、厌食、腹胀、便秘等。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低、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心包积液等。
内分泌系统:女性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闭经;男性阳痿、性欲减退。少数患者出现泌乳、继发性垂体增大。
肌肉与关节系统:肌肉乏力、暂时性肌强直、痉挛、疼痛、咀嚼肌、胸锁乳突肌、股四头肌痉挛性疼痛、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有强直感、受冷后加重。
血液系统:贫血。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胃酸减少、排便困难等。
治疗:
一般治疗: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胃酸缺乏者补充稀盐酸。
替代治疗:左甲状腺素钠片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主要药物,替代剂量与患者年龄、体重、甲状腺功能状态有关。
黏液性水肿昏迷:在补充甲状腺激素的基础上,根据病情轻重,选择T3肌内注射,或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预后: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者预后较好。
未经治疗的患者,病情会逐渐进展,最终可能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危及生命。
需要注意的是,甲减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调整药物剂量。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合理饮食,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