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复查心肌酶高,可能是心肌损害,需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营养心肌、抗心律失常、抗血小板等)、对症治疗,定期复查。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累及冠状动脉,导致冠状动脉瘤、狭窄或闭塞,从而引发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并发症。如果川崎病复查心肌酶高,需要考虑心肌损害的可能,需要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哭闹,保证充足的睡眠。给予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肉、蔬菜、水果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药物治疗:
营养心肌药物:如辅酶Q10、维生素C等,可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代谢。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胺碘酮等,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免疫球蛋白:对于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的患者,早期使用免疫球蛋白可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
对症治疗:如出现心力衰竭,可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出现心律失常,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出现心肌梗死,可使用溶栓药物、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定期复查:需要定期复查心肌酶、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了解心肌损害的恢复情况,以及冠状动脉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川崎病复查心肌酶高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皮肤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