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其他病毒或细菌也可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接种疫苗等。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其他病毒或细菌也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本文将重点介绍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一、病因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其他病毒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等也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此外,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也可导致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
二、症状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患儿可出现咳嗽、咳痰,喘息呈阵发性,夜间和清晨加重。呼吸困难可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三凹征等。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三、诊断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患儿多有咳嗽、喘息等症状,肺部可闻及哮鸣音。血常规检查可提示病毒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胸部X线检查可帮助了解肺部病变情况。
四、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哭闹,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
2.抗病毒治疗:如为病毒感染,可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3.对症治疗: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缓解喘息症状,使用糖皮质激素减轻气道炎症。
4.并发症治疗:如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应及时进行相应治疗。
5.支持治疗:注意患儿的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五、预防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预防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措施包括:
1.避免带患儿去人员密集的场所。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及时接种疫苗,如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等。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总之,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患儿可出现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等,预防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措施包括避免带患儿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接种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