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环境因素等有关,主要表现为乳房周期性疼痛,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那么,乳腺增生是怎么引起的?
乳腺增生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环境因素等有关。
1.内分泌失调
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如卵巢发育不健全、月经不调、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
2.情绪等精神因素的影响
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乳腺增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也会造成乳腺增生,而且这些不良因素还会加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
3.人为因素
女性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夫妻不和、不哺乳等原因,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佩戴过紧的胸罩或穿过紧的内衣等。
4.饮食不合理
另外,高脂、高能量饮食、肥胖、肝功能障碍等原因造成的雌激素过多,或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也会导致乳腺增生。
5.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
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将导致内分泌平衡失调,现在一些速生食品、人工饲养的水产及家禽使用的饲料中也多含有激素成分,长期食用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
6.其他
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口服避孕药、高龄初产、初次足月产、乳腺不典型增生、乳腺癌家族史等也是乳腺增生的发病高危因素。
乳腺增生的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漫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患者往往自述乳房内有肿块,而临床检查时却仅触及增厚的乳腺腺体。有极少数青春期单纯乳腺小叶增生2年左右可自愈,大多数患者则需治疗。
乳腺增生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可用中药或中成药调理,包括疏肝理气,调和冲任及调整卵巢功能。对局限性乳腺囊性增生病,应在月经后1周至10天内复查,若肿块变软、缩小或消退,则可予以观察并继续中药治疗。若肿块无明显消退者,或在观察过程中,对局部病灶有恶变可疑者,应予切除并作快速病理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增生患者平时要注意别吃辛辣、油炸、烧烤等燥热类食品。戒烟酒,别生气上火。乳腺增生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抑郁,烦躁焦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