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不是肺炎,而是一种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毛细支气管炎不是肺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特别是1-6个月的小婴儿。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但极少侵犯肺泡。肺炎是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可累及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根据肺部炎症累及的部位可分为肺泡性肺炎、间质性肺炎,其中肺泡性肺炎又可分为支气管肺炎(即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节段性肺炎。
对于毛细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部分患儿有发热。症状在咳喘发生前2-3天即出现,咳喘出现后2-3天即减轻。部分患儿可伴有呕吐、腹泻,小婴儿可伴有吐奶。如果有上述表现,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一般通过肺部听诊结合胸片来明确诊断。
对于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吸氧、吸痰、止咳、平喘等。如果有细菌感染的证据,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周发绀等情况,需要及时住院治疗,甚至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对于肺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肺炎的类型、病因、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总之,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都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