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夏秋季节多发,以发热、腹泻、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等为主要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脱水等,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需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儿童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常发生在夏秋季节。以下是儿童痢疾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症状
1.发热:体温可达39℃-40℃,少数患儿可不发热。
2.腹泻:每日排便10余次至数十次,大便呈脓血样或黏液便。
3.腹痛:多为阵发性腹痛,位于脐周或左下腹,便后腹痛可缓解。
4.里急后重:即肛门坠胀感,总想排便,但每次排便量较少。
5.恶心、呕吐: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或胆汁。
6.脱水:由于腹泻和呕吐,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如口渴、尿少、皮肤弹性差等。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患儿要注意休息,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如米汤、藕粉、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
2.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黄连素、磺胺脒等,可抑制痢疾杆菌的生长繁殖。
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可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恢复。
对症治疗:如腹痛可给予解痉药,如阿托品;呕吐可给予止吐药,如胃复安;脱水可给予补液治疗。
三、注意事项
1.个人卫生:患儿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餐具清洁。
2.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不吃变质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
3.隔离治疗:患儿要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4.观察病情: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高热、惊厥、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5.按时服药:患儿要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6.复诊:患儿治疗后要按时复诊,以便医生了解病情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儿童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家长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