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取决于病因,无症状者通常无需治疗,有症状者可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
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成人安静状态下的窦性心率小于60次/分,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其他原因包括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及窦房结病变等,还可见于应用拟胆碱药物、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或洋地黄等药物。
对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及睡眠状态者,通常无需治疗,若因心率过慢出现心排血量不足症状,可应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增加心率。
若因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及窦房结病变等所致,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药物因素所致者,应停用相关药物或调整药物剂量。
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尤其是有昏厥史者,应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对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