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尿蛋白高可能是因激素水平变化、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及糖尿病性肾病等,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处理,详情如下:
1、激素水平变化
孕妇在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常会出现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的现象,可能会使尿蛋白出现生理性升高的情况。
此种情况一般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在分娩后即可恢复正常。患者平时可通过增强营养、适当运动等方式增强体质。若患者尿蛋白值持续偏高,则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指因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原因导致肾盂、肾实质出现炎症的疾病。患者常可出现发热、尿频、寒战等症状,经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尿蛋白较高。
患者应尽量多饮水,勤排尿。其次,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呋辛、青霉素及阿奇霉素等。若患者存在尿路梗阻、尿路畸形等情况,则可在产后考虑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3、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指因遗传、免疫异常等原因导致肾小球出现病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常可出现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肿、高脂血症及低蛋白血症等情况。其经实验室检查可发现尿蛋白较高。
若患者存在严重水肿,则应及时卧床休息,饮食上尽量给予优质蛋白,出现水肿后则应保持低盐饮食。患者还可考虑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氢氯噻嗪等。此外,还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等,常用药物包括甲泼尼松、环磷酰胺及环孢素等,部分患者还可通过免疫抑制剂、靶向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4、妊娠高血压疾病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指因子宫-胎盘结构发育异常、炎症免疫过度激活等原因导致妊娠期患者血压升高的疾病,患者可出现蛋白尿的情况。
患者应注意休息,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热量,还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患者应遵医嘱使用降压药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拉贝洛尔、硝苯地平及尼莫地平等。为控制子痫抽搐,可遵医嘱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而当患者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等症状时,则应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地西泮、阿普唑仑、苯巴比妥等。若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症状无法缓解,则应及时终止妊娠。
5、糖尿病肾病
若患者本身存在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则可导致患者出现慢性肾脏病,其主要症状为高血压、水肿及大量蛋白尿等。
患者应积极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可有助于延缓病程发展。此外,还应积极进行降血糖治疗,可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进行治疗。若出现高血压的情况,则应积极使用降血压药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硝苯地平、缬沙坦及厄贝沙坦等,部分患者还可通过肾脏替代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大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延缓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