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可以通过症状观察、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等方法判断马尾神经损伤。
1.症状观察
马尾神经损伤后,患者因为神经功能异常,常会出现下身麻木刺痛、活动困难、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情况下还可能有大小便失禁的问题。所以如果出现以上的症状,需要警惕马尾神经损伤的可能性。
2.体格检查
在就医时,通过咨询病史,能够初步了解到患者是否存在容易引起马尾神经损伤的因素,比如外伤、手术创伤、糖尿病等。
进行膝跳反射、跟腱反射、感觉检查等神经系统检查,能够评估神经系统的状况。
进行直肠指检,能够了解到患者肛门括约肌的张力情况,评估局部的感觉功能。
马尾神经损伤时,患者在体位变化中,可能会感觉到局部的活动度异常、明显疼痛等。所以也可以进行体位检查,通过更换体位姿势,来确定神经受压的情况。
3.影像学检查
MRI(磁共振成像)是诊断马尾神经损伤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其能够显示出局部的脊柱结构,并且能够了解是否有椎间盘突出、肿瘤等问题。
如果无法进行磁共振成像,可以考虑通过CT扫描技术,进而显示椎管内结构。
必要时,可以进行脊髓造影术,通过注入对比剂到脊髓周围的蛛网膜下腔,能够确定脊髓、马尾神经的形态、结构等,进而帮助确定疾病。
4.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检查主要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试、肌电图检查,通过检查能够帮助评估神经功能,进而确定马尾神经损伤的程度、范围。
确诊后,如果患者存在器质性疾病,则需要尽快通过手术解除对马尾神经的压迫。比如移除椎间盘突出的部分、切除肿瘤、修复骨折等。而对于不存在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维生素B、甲钴胺等药物,以减轻疼痛,营养神经,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