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即高热,退烧一般指退热,孩子高热39℃多一直不退热可能与手足口病、化脓性扁桃体炎、结核病、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原因有关,需要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在局部黏膜或淋巴组织中增殖,并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全身各脏器,导致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从而引发高热。
使用温水擦拭全身,帮助血管扩张,散出体内热气,达到降温目的。可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颗粒、奥司他韦颗粒、坑病毒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2、化脓性扁桃体炎
化脓性扁桃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特别是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扁桃体后,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扁桃体肿胀、化脓,并释放炎症因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升高,形成高热。
及时遵医嘱应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拉定等,消除感染,缓解不适。
3、结核病
核分枝杆菌进入人体后,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高热是结核病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
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等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消灭结核分枝杆菌。
4、化脓性脑膜炎
细菌侵入脑膜后,引起脑膜和脑实质的炎症反应,导致颅内压升高和脑组织损伤,就会增加高热出现的几率。
遵医嘱服用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左氧等药物进行治疗,控制感染。
5、败血症
败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从而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高热是败血症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致病菌及其毒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所致。
及时遵医嘱应用针对性强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头孢类、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等,以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如果是病情得不到控制,应立即就医寻求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