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肝硬化等疾病的严重并发症。
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使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受阻,血液回流不畅,压力逐渐增高,从而引起食管胃底静脉的曲张。门静脉高压是主要原因,而肝硬化则通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多种因素长期作用所致。
患者可能会出现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出血量往往较大且凶险,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此外,还可能有腹胀、食欲不振等表现。
内镜检查是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到曲张静脉的形态、大小和范围。同时,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评估肝脏情况和门静脉高压程度。
治疗方法多样且需个体化,包括药物治疗以降低门静脉压力,如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等;内镜下治疗,如套扎、硬化剂注射等;介入治疗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必要时还需手术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肝功能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
患者在出血停止后,仍需持续治疗和随访,以预防再次出血。这包括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内镜等,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粗糙食物、避免剧烈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