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以及手术治疗等。
1、休息与制动
减少病变部位的活动,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能防止跟腱进一步损伤,为炎症的消退创造条件。在急性发作期,应尽可能卧床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
2、物理治疗
比如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通常在急性损伤后的初期使用;热敷则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可在症状缓解期应用。此外,超声波、激光等物理治疗手段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但需注意其可能带来的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有时也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来快速缓解炎症,但不宜反复多次使用,以免引起跟腱退变等问题。
4、康复训练
通过特定的拉伸和力量训练动作,可以增强跟腱及其周围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但康复训练应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再次损伤。
5、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清理跟腱周围的炎性组织,修复受损的跟腱,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术后康复也需要较长时间。
需要注意,跟腱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同时患者自身也需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方式,以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在治疗过程中,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