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主要是由情志因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先天禀赋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1.情志因素
长期的精神压力、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可导致肝气郁结。肝主疏泄,当情志不舒时,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气不能正常条达舒展,进而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形成肝郁脾虚的状态。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过度饮酒、过食肥甘厚味或生冷食物等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容易损伤脾胃。脾胃受损后,运化功能减弱,气血生化不足,可使肝气失于濡养,导致肝气郁结,同时脾气也会更加虚弱。
3.劳逸失调
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均可影响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过度劳累会耗伤气血,使脾胃虚弱;而过度安逸则会使气机不畅,也容易引起肝郁和脾虚。
4.久病体虚
长期患病或身体虚弱的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尤其是肝脾两脏,容易出现肝郁与脾虚同时存在的情况。
5.先天禀赋不足
有些人天生体质较弱,肝脾功能相对不足,在受到一些外界因素影响时,更容易出现肝郁脾虚的问题。
肝郁脾虚在临床上可表现为胸胁胀满、抑郁不乐、腹胀、腹痛、腹泻、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对于肝郁脾虚的调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应尽快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