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下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小转子至股骨干峡部之间的骨折。
股骨转子下骨折通常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等。这些强大的外力直接作用于股骨转子下区域,导致骨折的发生。暴力的冲击可造成骨折端明显移位和粉碎。
患者会出现髋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下肢可能出现短缩、外旋畸形等。在检查时可触及骨折端的异常活动和骨擦感。
除了通过临床表现初步判断外,X线检查是诊断股骨转子下骨折的重要手段,可明确骨折的类型、移位情况等。必要时还可进行CT等进一步检查。
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决于骨折的具体情况。对于稳定的、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可选择牵引等保守治疗。但对于移位明显或不稳定的骨折,多需要手术治疗,如使用钢板、髓内钉等进行固定,以恢复骨折的对位对线和下肢的力学结构。
患者可能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还可能并发髋内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等。因此,术后的康复和护理非常重要。
术后早期需进行下肢肌肉的主动收缩和关节活动,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随着骨折的愈合,逐渐增加负重和活动范围,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