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高的症状及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判断,比如不良生活方式、甲状腺功能减退、冠心病等。
1、不良生活方式
比如作息不规律、膳食搭配不合理、吸烟酗酒等,可能会影响食物的摄入和营养物质吸收,导致B族维生素缺乏,引起同型半胱氨酸高。
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同型半胱氨酸高一般不会出现明显不适症状,也无需采取特殊治疗,平时注意避免诱因并保持健康饮食即可。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多与碘缺乏、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破坏等因素有关,可引起全身低代谢综合征,阻碍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使其水平升高,临床表现为疲劳乏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的碘摄入,可以适当多吃些紫菜、海带等含碘的食物,并保持适量锻炼,比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改善人体代谢、促进病情恢复。病情较严重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甲状腺片进行治疗,起到补充甲状腺激素、改善甲状腺功能的作用。
3、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因冠脉血流受阻,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活性下降,使游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加,引起同型半胱氨酸高,临床表现为心绞痛、胸部压迫、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患病期间应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适度锻炼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对病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美托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缓解心肌缺血、减少心肌耗氧的作用。针对病情严重、药物难以改善的患者,可以考虑采取手术治疗,比如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旁路移植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