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可能与菌斑、牙结石、创伤性咬合、内分泌失调、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患者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还要注意生活管理。
一.原因
1.菌斑菌斑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牙龈上菌斑中的细菌及其产物可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继而导致牙周组织破坏。
2.牙结石牙结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矿化的菌斑,为菌斑的附着和细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环境,加速了牙菌斑的形成,并对牙龈组织形成刺激,进一步加重牙周病。
3.创伤性咬合咬合时若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了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会导致牙周组织损伤,引发牙周病变。
4.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分泌异常,会降低牙周组织对外来刺激的抵抗力,也可能导致牙周病的发生。
5.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偏食、不规范刷牙等不良习惯,会加重牙周组织的负担,引发或加重牙周病。此外,口呼吸、咬嘴唇、咬笔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对牙周组织造成损害。
二.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可以配合医生采取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手工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等方式,去除牙石和菌斑,促使牙面光滑,防止菌斑和牙石再次沉积。
2.药物治疗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氧化氢溶液、氯己定溶液、碘伏溶液等药物治疗,减少牙菌斑形成,辅助治疗牙周病。若炎症明显,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甲硝唑等药物治疗,抑制细菌感染,控制炎症。
3.手术治疗对于牙龈增生、肥大性龈炎的患者,可以配合医生进行牙龈切除术治疗,重建牙龈生理外形和正常牙龈沟。对于有严重骨下缺损的牙周炎患牙,可以遵医嘱采取引导组织再生术,使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恢复破坏的牙槽骨。
4.生活管理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两分钟,确保使用含氟牙膏并刷到所有的牙齿表面和牙龈线。此外,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齿间的缝隙,以去除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同时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牙周问题。
牙周病患者可以前往医院口腔科就诊,进行口腔视诊、牙周探诊、CT检查等,明确病情进展,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