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自评量表(SDS)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工具。
SDS量表由美国杜克大学于1965年编写,它包含了20个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抑郁症状的不同方面,如情绪低落、睡眠障碍、食欲变化、体重变化、心悸、疲乏感、思考困难、对未来的希望感等。每个项目都按照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即很少有该项症状、有时有该项症状、大部分时间有该项症状和绝大部分时间有该项症状,分别对应1至4分。其中,部分项目为反向评分,即症状越轻得分越高,反之则越低。
在自评过程中,个体需要根据自己最近一周或更长时间内的实际感受,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所有项目的得分相加后得到总分,总分越高表示抑郁症状越严重。根据不同的标准,SDS量表的总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范围,以判断抑郁症状的轻重程度。例如,有的标准认为总分超过40分即存在抑郁,而有的标准则更为严格,认为总分超过50分或53分才考虑有抑郁症状。同时,还可以通过计算抑郁严重指数(总分除以80)来进一步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
SDS量表具有使用简便、易于理解、不需要专业训练即可进行自我评定等优点。它不仅可以用于门诊病人的粗筛和情绪状态评定,还可以作为科研工具,用于评估治疗效果和研究抑郁症状的变化。然而,SDS量表只能作为辅助诊断工具,不能单凭量表结果就确诊抑郁症。当自评结果显示可能存在抑郁症状时,个体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