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内蕴是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之邪蕴结在人体内,妨碍气血的流通和代谢功能,并消耗体液,导致局部的炎症和热感,造成脏腑经络运行受到阻碍。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或汗出过多导致体表水分蒸发受阻,会引起湿邪侵袭人体。另外,情绪不稳定、过度劳累、忧思过度等,可能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湿热内生。此外,长期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度饮酒,可能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使水液代谢失调,从而形成湿浊之邪。
湿热内蕴患者可能出现口苦、恶心呕吐、腹胀满闷、食欲不振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大便黏腻不爽、小便短黄浑浊、身重疲乏、神志昏沉、不思饮食等症状,在临床上需要通过临床症状、舌象和脉象来判断。
湿热内蕴的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泻心汤等药物,帮助清热利湿、疏肝解郁,从而改善湿热内蕴的症状。并通过针灸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穴等穴位,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从而起到祛湿的作用。
生活中需要避免食用油腻、辛辣食物,如红烧肉、辣椒等,以免助湿生热。建议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粥、冬瓜薏米汤等,有助于清利湿热。并进行太极、瑜伽等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