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8项检查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总胆汁酸的检测,能反映肝脏合成、排泄、解毒等功能。特殊人群需注意检查前的相关事项。
1.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转氨酶水平升高。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质中,AST则存在于线粒体中。因此,AL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较轻,AS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较严重。
2.总胆红素(TBil):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分解后的产物,需要在肝脏中进行代谢和排泄。当肝脏功能受损时,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会受到影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是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是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总胆红素升高提示可能存在黄疸。
3.白蛋白(ALB):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蛋白质,主要作用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营养物质和激素等。当肝脏功能受损时,白蛋白的合成会减少,导致血液中白蛋白水平降低。
4.球蛋白(GLB):球蛋白是由免疫细胞合成的一种蛋白质,主要作用是参与免疫反应。当肝脏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球蛋白的合成会增加,导致血液中球蛋白水平升高。
5.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胆管上皮细胞中,当胆管堵塞或肝细胞受损时,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ALP和GGT水平升高。
6.总胆汁酸(TBA):总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中分解代谢的产物,其水平可以反映肝脏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当肝脏功能受损时,总胆汁酸的合成和排泄会受到影响,导致血液中总胆汁酸水平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肝功能8项检查只是一种初步的检查方法,不能完全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如果怀疑有肝脏疾病,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如肝脏B超、CT、肝纤维化指标等。此外,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肝功能检查的结果,如饮酒、药物、肥胖、脂肪肝等。因此,在进行肝功能检查前,应注意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诊断。
特殊人群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孕妇:由于肝脏功能在怀孕期间会发生变化,因此孕妇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一般建议在怀孕后期进行检查,并告知医生怀孕情况。
2.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脏功能可能会逐渐下降,因此老年人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药物,应告知医生。
3.患有其他疾病的人群:如果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可能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的结果。因此,在进行肝功能检查前,应告知医生其他疾病的情况。
4.服用药物的人群: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的结果,如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降脂药等。因此,在进行肝功能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药物情况。
总之,肝功能8项检查是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在进行检查前,应注意避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诊断。如果对检查结果有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