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心绞痛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区别主要在于疼痛的特点、发作频率、诱因、性质、硝酸甘油的反应及是否发展为心肌梗死等方面。
1.疼痛特点
稳定性心绞痛:疼痛部位通常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部、咽部、下颌部。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所诱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等亦可诱发。疼痛多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感,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心肌梗死那样剧烈。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为数分钟,多在15分钟内,很少超过30分钟。
不稳定性心绞痛:疼痛部位、性质与稳定性心绞痛相似,但发作更频繁、程度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诱因不明显。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发作频率
稳定性心绞痛:发作频率相对固定。
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甚至在休息时也可发生。
3.诱因
稳定性心绞痛: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等诱发。
不稳定性心绞痛:诱因不明显,甚至在休息时也可发生。
4.性质
稳定性心绞痛:疼痛性质相对稳定。
不稳定性心绞痛:疼痛性质常发生变化,可更剧烈或更轻微。
5.硝酸甘油的反应
稳定性心绞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多在1~2分钟内缓解。
不稳定性心绞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缓解不明显或完全不缓解。
6.是否发展为心肌梗死
稳定性心绞痛:一般不发展为心肌梗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
总之,稳定性心绞痛相对稳定,预后较好;不稳定性心绞痛病情较重,预后较差,易发展为心肌梗死。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及时就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