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之间长了个硬疙瘩,可能是多种情况导致的,如鸡眼、跖疣、胼胝等,需针对具体原因规范治疗。
1.鸡眼
这是由于长期摩擦和受压引起的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常出现在长期穿不合脚鞋子或经常站立行走的人身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栓,表面光滑,受压时会有明显疼痛。
使用鸡眼膏或水杨酸软膏等,这些药物含有能腐蚀鸡眼的成分,如水杨酸,能使其逐渐软化、脱落。使用时需按照说明书正确涂抹,并保护周围正常皮肤。对于一些比较严重、其他方法难以治愈的鸡眼,可以考虑手术切除。手术能够直接将鸡眼及其根部彻底去除,但术后需要做好伤口护理。
2.跖疣
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通常为表面粗糙、边界清楚的圆形乳头状角质增生,可单发或多发,走路或受压时可能有疼痛。其具有传染性,可自身接种传染或传染给他人。
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均可缓解病情,对于一些较大、药物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的跖疣,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但手术有一定风险,且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
3.胼胝
主要是因长期受压、摩擦导致的局部角质增厚。一般没有明显不适,除非增厚严重可能会引起疼痛。
更换不合适的鞋子,选择宽松、柔软、舒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如果是手部工作引起的,可使用合适的工具或佩戴手套。可遵医嘱外用角质剥脱剂,如水杨酸贴膏或维A酸乳膏软化角质层,使其逐渐脱落。对于较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胼胝,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胼胝切除术。但手术有一定风险,术后需要做好伤口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