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皮肤溃烂的原因主要包括高血糖、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免疫功能下降等。
1、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长期偏高,会导致身体各个部位的血管和神经受损。皮肤作为人体较大的器官,也会受到影响,使得皮肤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和溃烂。
2、神经病变
糖尿病还会引起神经病变,导致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受损。感觉神经受损会使患者对疼痛、温度等感觉不敏感,容易导致皮肤损伤而不自知;自主神经病变会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汗液分泌,使皮肤干燥、皲裂,容易感染。
3、血管病变
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狭窄或堵塞,影响皮肤的血液供应。皮肤缺血缺氧会导致营养不良,容易发生溃烂。
4、免疫功能下降
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相对较低,容易感染各种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后,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容易导致皮肤炎症加重,甚至形成溃烂。
建议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注意皮肤护理,及时处理伤口,定期检查,避免诱因,以预防和治疗皮肤溃烂。如果皮肤溃烂严重或出现感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