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关节炎的常用药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昔布类药物、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和软骨保护剂,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1.非甾体类抗炎药
这类药物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是治疗关节炎的一线药物。其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作用。代表药物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双氯芬酸等。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导致胃肠道出血。因此,使用这类药物时需注意饭后服用,同时可加用胃黏膜保护剂。此外,这类药物还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损害,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慎用。
2.昔布类药物
昔布类药物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选择性地抑制COX-2活性,而对COX-1无明显影响。代表药物有塞来昔布、罗非昔布等。这类药物胃肠道不良反应较传统非甾体类抗炎药少,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但使用时仍需注意其不良反应,尤其是心血管风险。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高危因素的患者需慎用。
3.抗风湿药
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具有改善病情的作用。代表药物有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等。这类药物一般需长期服用,副作用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使用时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
4.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迅速缓解关节炎的症状,但不能根治疾病。一般用于治疗急性发作期或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关节炎。代表药物有泼尼松、地塞米松等。这类药物长期使用可引起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因此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5.软骨保护剂
这类药物可促进软骨的合成,抑制软骨的分解,具有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代表药物有硫酸氨基葡萄糖、盐酸氨基葡萄糖等。这类药物一般需长期服用,起效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