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热通常可以采取测量体温、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节室内环境、药物治疗等措施进行处理。
1、测量体温
使用合适的体温计准确测量新生儿的体温,正常新生儿的腋下体温一般在36~37℃。同时,注意观察新生儿是否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哭闹不安、食欲减退、嗜睡、呕吐、腹泻等,以及面色、呼吸、皮肤颜色等,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2、物理降温
当新生儿体温没有超过38.5℃时,可以考虑物理降温。解开新生儿衣物,让其处于凉爽、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包裹过严。用温水浸湿毛巾,水温一般控制在32~34℃,轻轻擦拭新生儿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也可以使用退热贴或冰袋敷在新生儿的额头,但需注意避免过冷导致冻伤。
3、补充水分
新生儿发热时,应及时补充水分,通过增加饮水量的方式,可以加快发汗和促进体温降低,并且还可以起到预防脱水的效果。如果新生儿是母乳喂养,可以增加喂奶次数,让新生儿多吸吮母乳,既可以补充水分,又可以提供营养和抗体,增强新生儿的抵抗力。如果新生儿是人工喂养,可以适当喂温开水,每次10~20毫升,避免一次喂过多,以免引起呕吐。
4、调节室内环境
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以适当降低环境温度,如使用空调将室温调节在24~26℃,但要注意避免空调直吹新生儿,防止新生儿着凉。
5、药物治疗
如果新生儿的体温超过38.5℃,或物理降温无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退热药物进行治疗,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等,从而改善不适症状。
如果新生儿体温持续升高,或者伴有严重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抽搐、皮疹等,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