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象学表现主要包括脑萎缩、多发性梗死、白质脑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微出血、脑动脉硬化等。
1.脑萎缩
脑沟、脑回增宽,脑室扩大,尤其是侧脑室前脚和后脚的扩大,这是最常见的改变之一。
2.多发性梗死
脑部多个区域出现梗死灶,通常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等血管分布区域相对应。梗死灶的大小和数量因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异。
3.白质脑病
由于动脉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白质缺血、缺氧,进而出现脱髓鞘改变。在磁共振成像(MRI)上,T2WI或FLAIR序列可显示脑室旁白质高信号。
4.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在基底节区、丘脑等部位,血管周围间隙可因血管通透性增加而扩大,表现为T2WI或FLAIR序列上的高信号。
5.脑微出血
在MRI梯度回波序列上,可检测到直径小于3mm的微出血灶,这是由于微小血管病变导致的血液外渗。
6.脑动脉硬化
在脑血管造影或CT血管造影等检查中,可发现脑血管狭窄、闭塞或管壁钙化等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影象学检查只是辅助诊断的手段之一,医生还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是否患有动脉硬化性脑病。对于疑似患者,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预后。此外,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应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同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