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的症状一般包括心悸或心慌、呼吸困难、胸痛、水肿等。
1.心悸或心慌
患者可能感到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这种感觉可能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心悸多见于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也可见于高动力性循环。
2.呼吸困难
心脏病患者呼吸困难常因心脏功能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肺部淤血,进而引起气体交换障碍,初起常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休息后好转。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常伴有咳嗽,甚至咯血,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
3.胸痛
胸痛多位于胸骨后,可向左肩、左臂或颈部放射,呈压迫性紧缩感或闷痛,心绞痛引起的胸痛多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饱餐所诱发,每次持续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胸痛持续时间较长,约半小时到数小时,发作可与活动无关。其他如急性心包炎、肺栓塞亦可引起胸痛,需结合发病情况、体征及其他检查进行鉴别。
4.水肿
心功能不全时,体循环淤血导致组织间隙液体潴留,出现下肢、脚踝等部位的水肿,心源性水肿的发生部位与体位有密切关系,例如右心衰竭早期水肿先见于下肢,常在白天活动后傍晚下肢水肿明显,休息一夜后消失。随着病情发展,水肿可逐渐蔓延至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