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钠离子内流,促进钾离子外流,从而降低心肌的兴奋性,减慢传导速度,缩短不应期。
1.抑制钠离子内流
利多卡因可作用于心肌细胞的钠通道,减少钠离子的内流。这有助于稳定心肌细胞的膜电位,降低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减少异常自律性和触发活动的发生,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
2.促进钾离子外流
它能促进钾离子的外流,使心肌细胞复极化加速,缩短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这样可以使心肌细胞更快地恢复到静息状态,减少心律失常持续的时间和可能性。
3.降低心肌兴奋性
通过上述对钠离子内流的抑制和钾离子外流的促进,利多卡因能显著降低心肌的兴奋性。使心肌细胞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减弱,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4.减慢传导速度
可使心肌的传导速度减慢,尤其是在病变的心肌组织中更为明显。这对于一些由异常传导引起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纠正作用,能防止心律失常的扩散和加重。
5.缩短不应期
缩短不应期能使心肌细胞在较短时间内重新具备应激能力,有助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持续。
总之,利多卡因通过以上多种机制协同作用,来发挥其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尤其对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但在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