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气管炎是一种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气喘等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其早期症状轻微,多于冬季发作,春夏缓解。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病情进展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其治疗方法包括急性加重期的控制感染、祛痰、镇咳、平喘,缓解期的避免各种致病因素、戒烟、适当锻炼、增强体质等。预防措施包括戒烟、避免暴露于空气污染、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锻炼、健康饮食等。
1.症状:
咳嗽:一般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
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痰,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可刺激排痰。
喘息或气急:部分患者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引起喘息,多在急性期发作。
2.治疗方法:
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应以控制感染为主,有痰时祛痰,镇咳,平喘。
缓解期治疗:避免各种致病因素,戒烟、防尘,防烟雾,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3.预防:
戒烟:吸烟是慢性气管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可以显著降低慢性气管炎的发生风险。
避免暴露于空气污染:尽量避免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
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
加强锻炼: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总之,慢性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预防措施包括戒烟、避免暴露于空气污染、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可以降低慢性气管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