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抢救的关键步骤包括立即进行心肺复苏、除颤、呼叫急救,持续进行CPR,配合急救人员,及时就医。时间是抢救的关键,每延迟一分钟进行CPR,患者生存率就会降低。特殊人群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抢救方法。
1.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确认现场安全后,跪在患者身旁,将手掌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正中下1/3交界处,两手腕部重叠,十指交叉、相扣,两臂垂直,用身体重量向下压至少5厘米,不超过6厘米。每分钟按压100-120次,按压30次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
人工呼吸:开放气道,捏住患者鼻子,包严患者口唇,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确保可见胸廓起伏。
2.除颤: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尽快取得并给患者除颤。按照AED语音提示操作,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胸部正确位置。除颤可以消除心律失常,恢复正常心跳。
3.呼叫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告知调度员患者的情况和位置。
4.持续进行CPR: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持续进行CPR,按照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每两分钟检查一次患者的呼吸和脉搏,如有必要,重新进行心肺复苏。
5.配合急救人员:急救人员到达后,听从他们的指示,配合进行进一步的抢救和治疗。
6.及时就医:在急救人员的指导下,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心脏骤停的抢救,时间至关重要。每延迟一分钟进行CPR,患者的生存率就会降低7%-10%。因此,在发现有人心脏骤停时,应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并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肥胖者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抢救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进行抢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