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可预防EV-A71型手足口病,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最佳接种时间为6月龄至5岁,对疫苗成分过敏者等情况应推迟接种,同时要注意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目前手足口病疫苗主要是针对EV-A71型的灭活疫苗,能够有效预防由EV-A71型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减少手足口病的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最佳时间:6月龄~5岁的儿童,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对于5岁以上的儿童,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相对较低,通常不推荐接种。
接种手足口病疫苗的注意事项:对疫苗中的活性成分、任何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者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应推迟接种;具体接种事宜可咨询接种医生。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对日常用品进行消毒等。
手足口病的症状和治疗:手足口病的症状通常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掌和足底的皮疹等。多数患者症状较轻,可自行恢复。但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总之,手足口病疫苗对于预防EV-A71型手足口病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家长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及时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案。同时,加强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环境卫生,有助于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