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以后的寿命,是按天计的,因此急性心梗比癌症更可怕。对于癌症病人而言,主要统计5年生存率,如果超过50%,说明经过了癌症治疗后,病情有好转,但是对于心梗不是这样。心梗发作,以后约有一半的人,会表现出突发的室速、室颤,造成猝死,因此能来到医院,并且经过各方面治疗,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剩下的人来到医院以后,在发病后的前48-72小时,最容易表现出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一旦表现出,必须要立刻电除颤,不然将在2-3分钟之内,死于呼吸、心跳骤停、心力衰竭,以及多脏器的功能衰竭。当发病3-4天之后,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发生几率下降,但心脏的机械性并发症,发生几率又会上升,主要是心脏破裂等并发症。如果心脏破裂,要看破裂的位置,如果是心脏的内部,比如乳头肌、室间隔、腱索,虽然生命垂危,但是仍有拯救回来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破在心脏的外表面,比如心脏游离壁,这种情况,基本上没有救回来的可能,约在2-3分钟之内,死于急性心包压塞。经过给病人进行开胸,来急救处理的想法并不实际,因为送到手术室后,全麻、开胸、直视下修补,需要的时间至少半个小时,而此类病人往往在2-3分钟之内,就会死亡。现阶段国内各省市,都很缺乏抢救成功的例子,因此仍然不属于,能普遍挽救回来的人群。因此急性心梗后的平均寿命,是没有办法进行统计的,大数据对于单独的个体,没有任何意义,大多数人得了心梗直接就会猝死,只有少部分人才可以得以存活。但是当出院以后,病人可能会表现出心功能下降,最终就会死于恶性室速、室颤发作。因此统计急性心肌梗死后平均寿命,现阶段没有合理的数据。
心梗的前兆有胸部不适、其他症状等。原因有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等。一.前兆1.胸部不适约有60%的急性心梗患者在发病前1~2天或1~2周有胸部不适,与心绞痛症状相似。2.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二.原因1.过劳做
心梗后遗症包括心脏功能异常、心绞痛、心脏重构、心理问题、其他健康问题、运动耐力下降等。1.心脏功能异常心梗可能导致心肌受损,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问题,如气促、心悸、乏力等。2.心绞痛尽管梗死的血管已经得到治疗,但心肌仍可
治疗心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溶栓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没有最好的说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梗的基础治疗方法,包括阿司匹林、硝苯地平、辛伐他汀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介入治疗介
心梗前壁通常比下壁更严重,但这也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引起的疾病。前壁心梗和下壁心梗是两种常见的类型,它们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梗死的部位、范围和患者的整体情况。前壁心梗通常涉及左心室的前部,这是心脏的主
心梗前期症状一般有胸部不适、呼吸困难、乏力、疲劳、恶心呕吐、心悸、心慌、牙痛、下颌痛等。1.胸部不适约有80%的患者会出现胸前区不适,如闷痛、压榨性疼痛等,可能向左上臂、下颌、背部或肩部放射。这种疼痛通常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甚至数天,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心梗的主要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其他因素等,且这些因素可能综合作用导致心梗。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导致心梗的最常见原因。斑块在冠状动脉内形成,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从而减少了心肌的血液供应。2.血栓形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
心梗心肌酶的反应时间取决于多种心肌酶的种类,常见的有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等。1.肌红蛋白在心肌梗死发病后1小时就可以检测到升高,4~8小时达高峰,可持续12~36小时。2.肌钙蛋白I于发病后2~4小时(也
陈旧性心梗的症状有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和疲劳、心悸、水肿、其他症状等。1.胸痛胸痛是陈旧性心梗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种胸痛通常是沉重的、压迫性的,可能向左肩、左臂、颈部或背部放射。疼痛可能持续几分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2.呼吸困难由于心肌梗死导致心
心梗和心衰不一样,心梗和心衰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都属于心血管疾病,且都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治疗。心梗即心肌梗死,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其主要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
一般情况下,心梗患者的心律通常是快于正常人的。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其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伴有不同程度表面血栓形成,继而出血或管腔内血栓形成,引起管腔闭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常见的并发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