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夜里哭闹的原因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包括饮食不当、睡眠环境不良、睡眠时间分布不均、排尿需求、心理问题等。病理性哭闹常见于缺钙、肠痉挛、蛲虫感染等。要根据哭闹的原因选择解决方法,具体如下:
若宝宝睡前大量进食,可引起消化不良,半夜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导致宝宝哭闹。或因宝宝进食量不够,出现夜间饥饿,也会导致孩子哭闹。妈妈可以按需喂奶,避免在睡前大量喂食,可以在喂奶后进行拍背排气,帮助排出胃内气体。
若睡眠环境温度过热、过冷都会让宝宝感觉不舒服,或被褥不平整,有系带或玩具硌着宝宝时,也会使宝宝哭闹。可以将宝宝房间温度控制在22-24度左右,湿度控制在60-65%左右,睡前查看床上有无异物,还可以给宝宝戴肚脐兜,防止腹部受凉。
有的宝宝白天睡太多,或者晚上睡太早,导致半夜睡醒,精力充沛,没人陪着玩就哭闹。应给宝宝制定有规律的生活作息,白天让宝宝进行活动,适时调整午睡时间,避免夜间出现醒来、哭闹等情况。
宝宝夜间被尿憋醒,不能用言语表达而出现哭闹,或因湿尿布的刺激导致不能入睡。可以逐步训练宝宝小便规律,让宝宝慢慢能控制小便。睡前2小时不给宝宝喝太多水,当宝宝因尿急哭闹时,及时把尿。
宝宝白天受到惊吓,半夜会突然惊醒,哭闹不止。父母可以避免宝宝直接接触使他害怕的物体或人,在宝宝惊醒后安慰他,多抱抱他。
若宝宝由于喂养不当引起缺钙,宝宝夜间会烦躁不安,还会出现多汗、肌肉无力、肋骨串珠等表现。可以多带宝宝晒太阳,可给宝宝服用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AD软胶囊钙剂、葡萄糖酸钙片等药物,可缓解症状。
因为宝宝的胃肠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夜间会出现肠绞痛现象,宝宝感到疼痛就会哭闹不止。可以多给宝宝按摩腹部,或用温毛巾放在宝宝的胃部,可舒张痉挛的平滑肌,缓解宝宝的不适感。
蛲虫常会在夜间爬出肛门产卵,从而引发肛门部和会阴部的瘙痒,影响睡眠,让宝宝在夜里哭闹。在确定是蛲虫感染后,可以服用阿苯达唑片、复方甲苯咪唑片等驱虫药或使用六神丸塞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