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的初期症状包括乳房疼痛、肿块、乳头溢液、发热等,应对方法主要是及时排空乳房、冷敷或热敷、按摩、注意休息、饮食调整,必要时就医治疗。
哺乳期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乳腺脓肿,严重影响母乳喂养和母亲的健康。以下是哺乳期乳腺炎的初期症状及应对方法:
初期症状:
1.乳房疼痛:乳房出现疼痛,可能是阵发性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通常在哺乳时加重,有时还会向腋窝或肩部放射。
2.乳房肿块:乳房内可触及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有压痛。
3.乳头溢液:乳头可有少量黄色或白色的分泌物。
4.发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8℃~39℃。
应对方法:
1.及时排空乳房:让宝宝频繁吸吮患侧乳房,促进乳汁排出,缓解乳房胀痛。如果宝宝无法吸吮,可以使用吸奶器吸出乳汁。
2.冷敷:在哺乳前5~10分钟,使用冷毛巾或冰袋冷敷乳房,减轻乳房疼痛。
3.热敷:在哺乳后,使用热毛巾热敷乳房,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乳房肿块。
4.按摩:在热敷后,轻轻按摩乳房,帮助疏通乳腺管。
5.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6.饮食调整: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7.就医治疗: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期间,应继续母乳喂养,即使乳房有肿块,也应让宝宝吸吮,以避免乳汁淤积。同时,要注意保持乳头清洁,避免乳头损伤。如果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
总之,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避免病情加重。如果您在哺乳期出现乳房疼痛、肿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