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是将纤维十二指肠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注入造影剂以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主要用于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微创、恢复快、诊断准确率高、治疗效果好等优点,但也有一定风险和并发症,如胰腺炎、胆管炎、出血、穿孔、感染等,年老体弱、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孕妇等人群进行ERCP需特别注意。
内镜下胰胆造影术(ERCP)是一种将纤维十二指肠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以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
ERCP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包括:
1.胆道梗阻:如胆管结石、胆管炎、胆道肿瘤等。
2.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肿瘤等。
3.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如Oddi括约肌狭窄、Oddi括约肌松弛等。
4.胆胰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先天性胰胆管连接异常等。
5.其他:如胆胰外伤、胆胰瘘等。
ERCP具有以下优点:
1.微创:无需开刀,通过内镜操作即可完成。
2.恢复快:术后恢复快,一般当天即可进食。
3.诊断准确率高:可以直接观察胰胆管的形态,对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4.治疗效果好:可以同时进行治疗,如取石、碎石、引流等。
然而,ERCP也有一些风险和并发症,如:
1.胰腺炎:发生率为3%~10%。
2.胆管炎:发生率为1%~3%。
3.出血:发生率为1%~2%。
4.穿孔:发生率为0.5%~1%。
5.感染:如胆道感染、胰腺炎等。
因此,在进行ERCP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患者也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
对于以下人群,ERCP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风险,需要特别注意:
1.年老体弱:这类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手术风险相对较高。
2.心肺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类患者手术风险较大,需要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
3.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这类患者手术中出血的风险较高,需要在术前进行纠正。
4.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这类患者可能无法配合手术,需要在术前进行评估和处理。
5.孕妇:ERCP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性尚未明确,一般建议在妊娠结束后进行。
总之,ER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但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在进行ERCP前,患者需要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术前准备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