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是一种良性滋养细胞疾病,病因与卵子或精子异常受精有关,高危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等,主要表现为停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异常增大等,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和血清HCG测定,治疗方法包括清宫术、子宫切除术和化疗,术后需定期随访。
葡萄胎是一种良性滋养细胞疾病,是由于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而形成的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以下是关于葡萄胎形成的具体分析:
1.病因
完全性葡萄胎:多数与卵子的异常受精有关,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
部分性葡萄胎:部分与精子的异常受精有关,染色体核型为三倍体,其中90%以上为69XXY,由一个正常卵子和两个精子受精而成。
2.高危因素
年龄:大于40岁者葡萄胎发生率比年轻妇女高10倍。
营养状况: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者发生葡萄胎的几率增加。
其他: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使用促排卵药物等。
3.临床表现
停经后阴道流血:为典型症状,多发生于停经后8-12周。
子宫异常增大:大于停经月份。
妊娠呕吐:较正常妊娠出现早且症状重。
卵巢黄素化囊肿:多发生于双侧,可自行消退。
腹痛:当葡萄胎增长迅速、子宫急速膨大时可引起下腹胀痛。
4.诊断
超声检查:子宫大于停经月份,宫腔内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呈“落雪状”。
血清HCG测定:葡萄胎患者血清HC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
诊断性刮宫:是确诊葡萄胎的主要方法。
5.治疗
清宫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可在术前预防性使用缩宫素,减少术中出血。
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恶变倾向或子宫穿孔等情况。
化疗:用于高危患者或葡萄胎排出不净者。
6.随访
定期复查HCG:直至连续三次阴性。
超声检查:了解子宫恢复情况。
必要时行胸片检查:排除恶变。
7.预防
加强孕期保健:注意营养和休息,避免感染。
及时治疗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等。
避免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农药等。
口服避孕药:可降低葡萄胎的发生率。
总之,葡萄胎是一种良性疾病,但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高危人群应加强孕期保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