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初期症状主要包括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畸形、发热、皮肤症状等,常被忽视或误诊,需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类风湿关节炎初期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节疼痛和肿胀:通常首先出现在手部、腕部、肘部、肩部、膝盖、脚踝和脚部等关节,表现为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和肿胀往往是类风湿关节炎的首发症状,且多为对称性、持续性,但时轻时重。
2.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另一个常见症状,通常出现在关节疼痛之前。患者在早晨起床后会感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无法握拳或握住物品。晨僵可持续数小时,活动后可逐渐缓解。
3.关节畸形:随着病情的进展,类风湿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畸形,如手指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钮扣花样畸形等。
4.发热: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疾病初期可出现发热,体温通常在38℃-39℃之间,可同时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5.皮肤症状:约15%-2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出现皮肤病变,如类风湿结节、环形红斑等。
6.其他症状:少数患者还可出现心包炎、胸膜炎、肺炎、肾脏损害、周围神经炎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类风湿关节炎初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在中年女性中,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以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应及时进行规范化治疗,以减轻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关节畸形和残疾的发生。
此外,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寒受潮;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均衡营养,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