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引起哪些障碍

任毅 2025-06-29 10:50:20 1

  脑性瘫痪是指脑瘫,脑瘫会引起运动功能障碍、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等。

  当患有脑瘫时,容易使椎体系统受损,皮质运动区损伤,从而引起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流涎、关节脱位等。

  如果患有脑瘫,由于脑组织出现损伤,容易导致智力发育迟缓,从而出现理解能力极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表现。

  由于脑瘫患者智力低下,从而影响自身学习能力,会出现语言障碍的现象,表现为表达异常、语量减少或增多、发音费力等。

点赞
相关资源

高压氧为什么能治疗脑性瘫痪 2025-06-29

脑瘫是大脑损伤导致的儿童脑部发育不全,高压氧治疗脑瘫主要是指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坚持给予规范疗程的高压氧治疗能够让部分患儿大脑神经得得到修复,达到正常人的生活水平。高压氧使神经系统被修复以后,受损的大脑组织能得到功能上的修补,患儿脑瘫临床表现也会明显减轻。一


小儿脑性瘫痪能治愈吗 2025-06-29

小儿脑性瘫痪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够治愈,但是可以通过目前的医学手段康复,使患儿可以最大程度的得到改善。因为脑性瘫痪一旦形成,颅脑的神经损伤,基本上就可以定型,所以很难再痊愈,因为神经细胞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损伤以后,就很难完全再生。但是通过目前的医学康复和治疗


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 2025-06-29

小儿脑性瘫痪的病因非常多,最主要的原因有四个,第一是早产,第二缺血缺氧、窒息,第三十胆红素脑病,第四则是孕期感染,常见的感染有巨细胞病毒感染和风疹病毒感染等。小儿脑性瘫痪应及时进行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小儿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 2025-06-29

脑性瘫痪的诊断标准,分为必要条件和辅助条件。必要条件主要包括孩子反射异常、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患者会出现肌张力增高或肌张力忽高忽低等肌张力不正常现象,还会出现反射异常、反射发育迟缓,以及运动姿势异常,运动姿势异常即尖足、垫脚尖。还会出现运动发育迟缓,即走


小儿脑性瘫痪护理问题 2025-06-29

小儿脑性瘫痪是常见的,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护理主要跟家属相关,如患儿的监护人。小儿脑性瘫痪护理问题包括:一、营养问题。此类患儿的营养需求较高,所以需要食用高热量、容易吸收的食物。以免出现过度消瘦、骨质疏松或者骨折等现象。二、体位摆放问题。脑性瘫痪患儿会出现


小儿脑性瘫痪临床分型 2025-06-29

儿脑性瘫痪的临床分型,最主流的观点是损伤部位和患儿的临床表现,结合到一起进行的临床分型。如果损伤到大脑,尤其是锥体束,则患儿会出现肌张力增高,属于痉挛型。痉挛性瘫痪包括痉挛性四肢瘫,即两个胳膊、两个腿都出现问题。还会出现痉挛性偏瘫,即偏侧胳膊、腿出现问题。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 2025-06-29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主要是发生脑性瘫痪后这部分疾病,对小孩进行做出功能恢复的一些治疗。目前治疗方面包括运动疗法、传统中医康复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穴位注射,还包括理化因子治疗,理化因子治疗主要包括力、热、光、电。比如用硬蜡作用于肌张力增高的肢体,做蜡疗,可


小儿脑性瘫痪名词解释 2025-06-29

儿脑性瘫痪顾名思义是脑部的问题,脑部的异常表现或者损伤、软化,导致四肢功能障碍和瘫痪。瘫痪并不是完全卧床不起,有一部分患儿会走路,只是走路不美观。也有一部分患者四肢当中有某个肢体出现肢体功能障碍,也称为单肢瘫。小儿脑性瘫痪主要是由于各种理化因素导致的颅脑损


如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2025-06-29

  小儿脑性瘫痪一般指脑瘫,脑瘫可通过一般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具体如下:  2、康复治疗:家长需根据患儿情况,在医生建议下通过家庭康复、特殊教育、感觉整合训练、引导式教育等方法帮助患儿改善运动功能、智能等方面的能力。  3、手术治疗:可根据医


小儿脑性瘫痪病因有哪些 2025-06-29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为小儿脑瘫,可能是出生前因素、围生期因素、新生儿期因素等引起的。  如果怀孕前后父母存在吸烟、饮酒及吸毒等情况时,则可能会影响胚胎质量而出现脑瘫,怀孕早期孕妇如果发生感染、中毒等现象时,可能会导致胎儿脑细胞发育不良而引起脑瘫。  如果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