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可分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听力。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可分为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鼓膜穿孔、中耳粘连硬化、胆固醇肉芽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听力。因此,一旦确诊为急性中耳炎,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急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
2.药物治疗:
局部治疗: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或滴鼻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麻黄碱滴鼻液等,以减轻中耳黏膜的炎症。
全身治疗: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等,以控制感染。
3.对症治疗:
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缓解耳痛。鼓膜穿孔后,应及时清理外耳道脓液,避免使用滴耳液。
鼓膜穿孔后:可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预防感染。
4.手术治疗:对于鼓膜穿孔长期不愈、中耳有粘连或胆脂瘤形成的患者,可进行鼓室成形术等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中耳炎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耳部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游泳等。同时,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发热、耳痛加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咽鼓管较短、宽且平直,呈水平位,故咽部感染易经咽鼓管侵及中耳。因此,在治疗急性中耳炎的同时,还应注意治疗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预防急性中耳炎的复发。
总之,急性中耳炎的治疗应遵循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原则,以确保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感染,定期复查,以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