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患者可通过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和药物等方面进行改善,其中老年人低血压危害较大,提高其血压水平对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以下是一些关于低血压的建议:
饮食:增加盐的摄入,多喝水,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猪肝、蛋黄、瘦肉、奶制品、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运动:低血压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如跑步、登山、举重、拔河、游泳等,可选择慢跑、太极拳、散步、保健操等项目。
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下蹲,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从卧位或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一点。不要穿紧身衣裤,领口过紧的衬衫、领带等会压迫血管。
药物:如果低血压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多巴胺、间羟胺等升压药。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低血压的危害比高血压更大,因为老年人心血管系统逐渐硬化,大动脉弹性下降,心脏泵血功能降低,血管外周阻力下降等,这些都会导致血压降低。此外,长期低血压会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减退,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使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由此可见,提高老年人的血压水平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