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要点包括:起始剂量因人而异,递增剂量每2-4周增加25-50μg,维持剂量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调整剂量,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治疗期间需注意避免应激情况和补充碘盐。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原发甲减)是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引起的甲减,占全部甲减的99%以上。以下是根据原发甲减的甲状腺激素治疗要点:
1.治疗目标: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2.起始剂量:起始剂量通常为25-50μg/天,老年、伴有心脏病者起始剂量宜小,增加剂量宜慢。
3.递增剂量:每2-4周增加25-50μg,直至达到治疗目标。
4.维持剂量: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维持血清TSH在正常范围内。
5.治疗期间监测: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清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根据结果调整剂量。
6.特殊人群:
孕妇:需要增加甲状腺激素剂量,以满足胎儿和母体的需求。
老年人:起始剂量宜小,调整剂量宜慢。
黏液性水肿昏迷:应立即静脉注射甲状腺激素,纠正甲减危象。
7.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如华法林、苯妥英钠、胺碘酮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调整甲状腺激素的剂量。
8.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劳累、感染、寒冷等应激情况。
缺碘地区应补充碘盐。
甲状腺癌术后行碘131治疗者,需停药2个月后再开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总之,原发甲减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合并症等情况调整剂量和治疗方案。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以确保甲状腺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