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可归属中医“白涩症”“神水将枯”等范畴,中医辨证治疗干眼症的方法包括燥邪犯肺证用桑杏汤加减润肺止咳、肺阴不足证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滋阴润肺、气阴两虚证用生脉散合八珍汤加减益气养阴、阴虚湿热证用甘露饮加减清热利湿滋阴明目、气滞血瘀证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活血化瘀通络明目,同时患者应注意眼部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饮食清淡、心情舒畅。
干眼症可归属中医“白涩症”“神水将枯”等范畴,中医辨证治疗干眼症的方法如下:
1.燥邪犯肺证:
症状:双眼干涩不适,可伴有口鼻干燥,舌红苔薄白,脉浮。
病因:秋季气候干燥,燥邪侵犯肺系,导致肺阴不足,不能滋润双目。
治疗方法:润肺止咳。方剂可以选择桑杏汤加减。
2.肺阴不足证:
症状:双目干燥,视物不清,舌红少津,脉细数。
病因:燥热伤肺,或久病肺阴不足,虚火上炎,灼伤肺阴,不能上润于目。
治疗方法:滋阴润肺。方剂可以选择养阴清肺汤加减。
3.气阴两虚证:
症状:双眼干涩,少气懒言,自汗,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因: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肺气,或汗出过多,耗伤津液,导致肺脾两虚,不能输精于目。
治疗方法:益气养阴。方剂可以选择生脉散合八珍汤加减。
4.阴虚湿热证:
症状: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兼见头晕耳鸣,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病因:素体阴虚,或肝郁化火,灼伤阴津,湿热内生,上蒸双目。
治疗方法:清热利湿,滋阴明目。方剂可以选择甘露饮加减。
5.气滞血瘀证:
症状:双眼干涩,刺痛或胀痛,痛有定处,或伴眼部外伤,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病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血瘀目络;或眼部外伤,气滞血瘀,目络受阻。
治疗方法:活血化瘀,通络明目。方剂可以选择血府逐瘀汤加减。
干眼症患者在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眼部清洁,避免过度用眼,避免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等。
2.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
3.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